一位老人,年近六旬,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坚持了8公里丛林穿越;一位年轻人,肢体轻度残疾,坚定的完成了60米悬崖速降;一位女生,两次登上60米高的悬崖,用飒爽英姿向所有人呐喊:“谁说女子不如男!”……
他们,都是金宝山团队的成员;他们,面对素以“奇如黄山,秀如泰山,险如华山”而著称的九仙山,自豪地说:我们来了!
向着九仙山出发
2013年7月8日早,山东金宝山机械有限公司全体员工聚集在新车间,听到总经理房士奎宣布,“从这个星期三开始,同事们将分三批赴就九仙山拓展训练。”每个人的心头都充满着开心,激动以及期待。因为这是所有人用整整半年的辛勤汗水换来的果实。
今年3月上旬,公司确定开展“大干一百天”活动。3月20日举行了启动仪式,印发了活动实施方案。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在市场形势颓废低迷,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上半年计划完成106%,业绩同比增长20%。
7月10日早5点半,迎着初升的太阳,带着清晨的薄雾,大巴载满第一批拓展训练的金宝山人驶出公司大门。
向着九仙山,向着梦一样的地方出发!
给你我的后背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位于九仙山间的拓展训练基地。基地被群山包围,东边岩石高耸,似刀劈斧砍,异常险峻,一抹抹的绿色点缀其中;西边山势和缓,满眼郁郁葱葱。上午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把所有参训人员的思维从日常工作中拔出来,在大自然中放牧心灵,陶冶性情,点燃激情,释放精神压力。之后进行了训前说明,每一批参训人员分成两队,创作自己的队名、队呼、队标、群雕。
中午稍事休息后,开始了大家盼望已久的训练项目。
首先进行的是体能消耗相对较小的信任背摔。做此项目的人站在一座1.5米高的矮砖堆上,将双手绑在自已胸前,然后背朝外,身体站直,直挺挺地向后倒下去。团队其他人在下面面对面站成两排,按照教练的指导伸出双臂,搭成一个平台将上面倒下的人接住。
虽然体能消耗小,但是对心理素质的挑战却绝对不小。当你站在近一人高的砖堆上、后半个脚掌悬空、身体有意识的后仰时,会有一瞬间的失重感,脑海一片空白,等思维回归时,你已经躺在了你的队友为你搭建的“臂床”上。
“当听到底下的队员高声回答我‘准备好了!’的时候,我就敢往后倒了。那是他们的承诺,是给我勇气、力量、信心的源泉。”刘海龙回忆的时候这样讲。
其实这个项目里考验的并不是只有站在高台上的人,底下的队员也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靠近砖堆的第三组队员。因为高台上的人在往后倒时,保护自己的本能让他身体蜷缩、臀部先着地,而这时对第三组队员的冲击力是最大的。破浪队的杨沂岗、吴超、刘建龙、张兆辉等轮流在第三组承担这个“重任”,即使这样,他们的胳膊内侧还是不可避免的被砸红了、砸疼了。皱皱眉、揉两下,咬咬牙,挺一挺,然后继续给队友提供最坚固的支持。刘建龙说:“我相信我的队友不会让我摔倒,所以我也不会让他们的信任落空。”
“把你的后背交给亲爱的战友。”付艳发在分享时这样总结。
七巧板蕴含大乾坤
当你拿到五个形状各异且颜色不一的七巧板时,你会做出什么反应?其实很简单,你和你的团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任务书的内容完成指定的目标就可以。
“规则说起来很简单,教练也说了一下1000分的目标。可是真的拿到任务书时,我想到的就是完成我们组任务书上的任务,根本就忘了1000分的目标。”
“我知道我们的目标是集体完成1000分,所以一开始时就把我们组的七巧板给了其他组,让他们先拼。可是我却没想过积分表上六个组的所有分数加在一起是不是够1000分。”
“我想过把别人拼好的图原样拿过来用,可是旁边组的人告诉我说每个组的任务书都不一样,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这是在进行完七巧板项目后集体讨论的一部分内容。
游戏真的很简单。所有人分成七组,每组一份任务书,前六组每组五个七巧板,规定前六组不能离开座位、不能直接交换七巧板、不能把任务书给别人,如果有需要须请第七组的人帮助交换。规定时间是40分钟。目标是所有队员集体挑战1000分。
游戏开始,紧张的气氛瞬间就弥漫在整个会议室,呼唤声此起彼伏:
“第七组,我要一个红色的中号三角板!!快一点!”“我们组缺一个绿色的小正方形,你快帮我们找找!”
第七组的几位队员脚不沾地的在六个组之间跑来跑去,交换七巧板,交换任务书,其他组就见不得第七组有片刻的空闲。
很快,四十分钟就过去了,有几个组完成了任务,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神情,没完成的组员都很懊恼,不停地嘟囔:“再五分钟就可以完成了。”
教练黝黑的脸上似笑非笑,“觉得怎么样,任务完成了吗?第四组,你们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吗?”第四组的队员完成了自己任务书上规定的所有的任务,正靠在椅背上听教练总结,听到教练这样一问,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教练也没有继续追问,他转过头面向大家:“谁还记得我们的任务目标是什么?”不知哪个角落里弱弱的响起一个小小的声音:“团队挑战1000分。”“对,可是开始以后还有谁记得我们的目标呢?还有你们知道其他组的任务书是什么吗?第七组的队员,你们知道自己的任务书是什么吗?”教练看向第七组队员,第七组的成员茫然的摇了摇头。
在教练的要求下,各组分享了自己的任务书才恍然大悟,要想实现1000分,最快捷的方式是复制和自己组任务一样的组的作品,最重要的是第七组的领导、指挥和任务加分,最基本的是信息的沟通和资源的共享,最不可取的是各自为政、定位不清晰。
这个游戏项目模拟了一个企业内部运营的基本模式,1-6组就是公司的各个部门,7组则是公司的领导层。小小的七巧板游戏,却蕴含着沟通、合作、创新、信息共享、资源配置、领导风格、科学决策等管理主题,我们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有碍工作的弊端和行为在这个游戏中暴露无遗。
当时间停止、任务结束的那一刻,五颜六色的七巧板摆在我们面前,仿佛是挑战,但更是引起我们思考的最好的引子。
篝火燃烧激情
刘建龙的《梦驼铃》、陈玉祥的《水手》、沈传平的《红尘情歌》……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场合,我绝没想到金宝山竟是这样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如果不是这样一次机会,我还不知道原来在车间闷头生产的我的同事们竟还能放出这样耀眼光芒。
夜幕尚未降临,教练就早早的找人布置好场地,柴堆、平桌、投影仪、点歌器,各队也纷纷凑在一起商量要表演的节目:你来一首歌,我就跳支舞;你们都不行,看我来武术。
晚七点四十,篝火点燃,晚会准时开始。教练充当临时主持人,点燃篝火的那一刻,我们欢呼雀跃,似乎篝火燃烧的不是木柴,而是我们的激情。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唱着歌,跳着舞。
烤羊抬上来以后,同事们一拥而上,不到一分钟,人群散开,烤羊已经不见了,只剩一根铁杆和几根骨头孤零零的躺在场地中央。啤酒也以同样的速度被分刮一空。喝啤酒,吃羊肉,看表演,吹晚风,所有人都放下了矜持,在山风吹拂、松涛阵阵的夏夜,惬意地享受着清风明月。
表演伊始,侯宗仁的武术就引起一个高潮,赵松贤也按捺不住跟着上去挥舞起来。你来“武”,我来“舞”。徐玉钊的街舞表演给大家热了一下身,接着全场就跳起了最近最流行的骑马舞。“舞”的不行,就来“唱”的。《大哥》《梦驼铃》《打靶归来》《真心英雄》《水手》……原来公司里还有这么多的“金嗓子”。
看完了常规的表演,还有一些新奇的招式。随着《抓钱舞》的音乐响起,刘建龙戴着墨镜,裸着上身,挺着肚子,派头十足的走在前面,后面跟着迈着各式各样步伐的队员,有跳舞步的,有学僵尸的,有学蛙步的……想法之奇特,不一而足,引得同事们捧腹大笑。看到这样的场景红日队也行动起来,不论年老年少临时学起了兔子舞,领队在前面跳,后面的人手搭肩膀跟着学起来。要不说金宝山人可塑呢,没用几分钟大家就全都学会了,连教练都刮目相看。
熊熊篝火照亮了青山、碧水,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同事们欢呼雀跃的声音划破了夜的寂静。因为我们的到来,九仙山不再沉默;因为我们的歌声,九仙山不再冷峻;因为我们的到来,万水千山都含情。
这是一场普通的篝火晚会,在这里,没有功利、没有埋怨、没有纠结,有的只是敞开的心扉,单纯的快乐和纯粹的感动;这又不是一场普通的篝火晚会,这火焰是金宝山人的激情,这火焰是金宝山人的干劲,这红彤彤的,映红半边天的篝火,预示着金宝山火红的明天。
路在脚下
“万阶栈道越云渊,百折过后天地宽。一瓢甘泉澈心腑,货取仙桃唤灵猿。”这诗说的便是九仙山了。第二天一大早,所有队员就在山脚下集合,整装待发。
既然是穿越丛林,肯定是“曲径通幽”。在距离景区入口200米的地方,队伍在狼牙教练的带领下,闪进路边灌木丛遮盖住的一条小路。山路蜿蜒,崎岖难行,路径两边青草,野花,树木,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或齐膝,或只跟脚面高度一样,或没过头顶。草丛里,有蟋蟀的奏乐,他们变换着节奏,时长时短。不知在哪棵树上的蝉儿,不甘寂寞,嘹亮的蝉鸣破空而来,似乎与蟋蟀们一争高低。间或摘到几棵野果,小心地摘几个放进嘴里,满口生津。
景色很美,但脚下几乎已经没有路,荆棘丛生,乱石横陈,步步登高,树林密不透风,很多人感觉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此时才知道什么叫坎坷,什么叫蹉跎,什么叫筋疲力尽。徐孟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周部长落后了,周朝坤搀扶着他,队伍里不时传来相互激励的声音:加油啊,快到山顶了!加油啊,山上有杨梅!听到这颇有哲理的戏言,大家都笑了。
张兆辉作为旗手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一个跃步踏上一块斜立在溪流右边的石头,本可以直接跳到右前方的空地上继续前进,但是他为了照顾身后的队员往左一跨,谁知一下子竟然跨到了一个小水潭里。水潭虽小但深度仍然没过了张兆辉的脚踝,即使他又迅速的跳起,鞋子还是灌满了水。张兆辉就这样穿着沉甸甸、湿漉漉的鞋子一直扛着队旗走到了终点。
有排头兵就要有善后人员。赵松贤在整个穿越过程中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后,跟领队一起做了所有的善后工作,并且充分发扬绅士风度,让年龄大的队员和女队员走在前面,并找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全程护送。穿越丛林开始前,教练要求轻装上阵,因此很多人只拿着一瓶水就上路了。只有一个人背了个沉甸甸的登山包。走着走着,大家手里的瓶子渐渐地就都空了,这时总会有人及时的送上一瓶水。这个“及时雨”就是赵松贤,他装了一背包的矿泉水,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队友真正的“轻装”上阵,用自己的辛苦换来了伙伴们的甘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技术部部长周兴才已是耳顺之年,患有心脏病的他体内还装有心脏起搏器。而在这项年轻人都感觉吃力的活动中,周兴才却一直坚持走完了8公里的全部路程。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周朝坤、胡金龙、王存恩一直在他身边照顾。在所有项目都结束的时候,周兴才很感动地说:“其实之前有一段路我感觉都喘不上气来了,多亏了小胡、老周他们在旁边扶着我、拉着我。”胡金龙在旁边不好意思的笑了,脸上的红晕不知是因为炎热还是因为害羞。
每到一个休息点,即使大家都累得手脚发软,还是有人不断的克服自己的惰性,在休息点里跑来跑去。“田晓明,过来帮我照一张。”“哦,来了。”田晓明蹬蹬蹬跑过来,熟练的半蹲,对焦,按快门,还没来得及看照片的质量,又听到另一边传来呼唤他的声音,田晓明只好再蹬蹬蹬跑过去,继续上一个动作。同样忙碌的还有张帆。在大家穿越丛林的时候,他们在负重攀爬;在大家休息的时候,他们跑来跑起为大家服务,留下一张张珍贵的影像资料。他们是大家的摄影师,是团队中最可爱的人。
远处青山对峙,绿树叠翠,一条火龙若隐若现。他们来自金宝山,一群穿着火红T恤的队伍,他们用脚丈量着九仙山的路,用心体会着九仙山的情,他们用意志与险峻的高山叫板,用相互帮助诉说相亲相爱的同事情。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人落后,这条火龙才能迤逦在九仙山,才能上九霄、入沧海,勇往直前。
最高的山
经过中午短暂的休息,全体队员在教练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处陡峭的崖壁前。崖壁高约60米,崖面如刀削,一想到自己将要像壁虎一样从天而降便一阵心悸。教练为了让大家安心,不停的介绍装备的安全系数。即使这样,大家的心里也都没底。
“我不上,我恐高……真的不能上,上去我就犯晕……”破浪队的队长刘建龙面有菜色。
“你是队长,你得做好榜样,要不然你的队员就更不敢上了。”李教练一边给正在进行速降的队员做保护,一边劝解刘建龙。周围的队员也纷纷附和,给刘建龙打气。刘建龙看着周围队友鼓励的眼神,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咬牙,猛地举起了手向教练报名:“下一个让我去!”穿好装备,刘建龙在众人的欢送下向崖顶走去。
很快崖顶出现了一个橘色的身影,短暂的停顿了一下后毅然的迈出了第一步。崖低的队员都仰着头,心提到了嗓子眼,为刘建龙蹬在崖壁上的每一步而欢呼:“对,就是这样……两脚再分开点,慢慢来,不要着急……保持住,快到地面了……哎,到了到了!” 刘建龙慢慢站直了身子,教练立刻迎上去解下8字环,摘下的手套,脱下的头盔,也被旁边的队员迅速的接了过去。除掉了身上所有装备后,他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感慨的说:“没想到我也能完成这个项目啊。果然还是教练说的对,这个项目专治恐高症!”
徐孟因患小儿麻痹症肢体轻度残疾,本来队友纷纷劝说他不要参加悬崖速降,可是他为了自我挑战,毅然站上了60米高的崖顶,他几乎是用一条腿完成了60米的速降。作为一名女生,李方艳巾帼不让须眉,在第一次顺利速降后,她主动要求进行了第二次速降;同样作为女生,秦纪英作为第一队领队,为了给队员做示范、增强信心,她强烈要求第一个上。第一次速降她或许因为害怕整个身体悬在半空中,队友、教练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她很狼狈的降到地面,甚至手臂擦伤,但是同样上去了两次。站在崖顶,她告诉教练,她要雪耻……还有很多人,在面对这样一个貌似不可能的任务时,拿出自己的勇气,克服了恐惧,战胜了自我。
路长脚为车,山高人为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很多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当你真正的面对它时,你会发现它也不过如此。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事情难做我们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信心才显得事情难以做到。人,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
明天会更好
随着渐渐西斜的太阳,我们两天一夜的拓展训练也即将画上句点。在最后总结时,教练最后一次问好:“金宝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好,非常好,明天会更好!”整齐的口号声充满力量,响彻云霄。
我们在这次拓展训练中获益匪浅。它让我们学会信任,学会自信;学会分享,学会沟通;学会果断,学会鼓励;学会分工,学会整合;学会领导,学会协调。
但是只是“学会”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做到”、是“做好”;只是“获益匪浅”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不虚此行”!
不论岁月如何流逝,那些令人难忘的画面已经定格九仙山,定格在我们心中。
九仙山,我们来过!
请在下面的表格认真填写您的相关信息